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2025-09-22 00:00
来源:本站
【“我身边的慈善故事”征文】
通知:省慈善联合总会宣传部日前发起了“我身边的慈善故事”征集活动,倡导善行、传播温暖。为响应省慈号召,市总会宣传部亦向县区慈善会约稿,内容为:围绕助老、助困、助学、助医、助残、赈灾、乡村振兴等主题,聚焦“凡人善举”,以小见大,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暖心慈善故事和慈善人物,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文字800以内,未发表过。请即日接手,并报送先进乡镇经验,至2025年10月15日前提供,我们将在洛阳慈善官网、公众号、掌上洛阳号上择优发表,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篇,同时推荐在河南慈善网、总会官方微信、《河南慈善》等平台发表。
01.槐荫树下善暖流
洛北平原上的偃师城,得名于周武王“息偃戎师”的典故,千百年来,这片土地始终浸润着休养生息、仁爱和平的文化基因。而在偃师核心的槐新街道,一棵古老的槐树,正见证着一段现代慈善佳话。
槐新街道因辖区主干道槐新路,并下辖槐庙、新新、新城等村而得名。而槐庙村又得名于村东的槐荫寺。寺前有古槐,枝叶参天,据传树下曾是周人休整时议事之所。千年过往,寺宇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唯留地名传承着这份记忆。
2025年夏夜,槐新街道火车站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慈善晚会正在举行。台上快板声声,唱词里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街坊邻里的暖心故事;台下观众座无虚席,六十五岁的赵大娘看着小品,不时擦擦眼角。
“演的可是真事儿哩!”赵大娘对身旁的年轻人说:“那小品里的王婆婆,不就是咱北街的李奶奶吗?去年生病,要不是慈善会帮忙,哪能熬过来。”
晚会间隙,主持人讲述着槐新街道的慈善成果:2024年募捐总额突破百万,成为洛阳市首个“百万慈善街道”。这些款项化作了新修的文化广场、平整的社区道路、温馨的邻里中心。
在捐款箱前,人群排起长队。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踮起脚尖,将存了半年的零钱倒入箱中;几位刚从工地下来的民工,顾不得换下沾满泥灰的工服,你一百我五十地献着爱心;开小超市的张老板直接刷了信用卡,工作人员要给他登记,他摆摆手:“记啥名,应该的!”
人群中,七十多岁的陈老汉格外引人注目。他推着轮椅上的老伴,慢慢挪到捐款箱前,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个布包,一层层打开,将一叠整齐的钞票放入箱中。
工作人员认出老人:“陈大爷,您自己都不宽裕,别捐这么多。”
老人笑道:“去年我老伴住院,慈善会帮了我们五千块。如今她好点了,我们把钱补上,好帮别人。”
晚会落幕时,月光洒在广场边的古槐树上,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这人间的温情。
槐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鹏鹏说:“我们的慈善不是简单的募捐,而是将偃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当代公益结合,让‘息偃戎师’的和平理念转化为‘善暖槐新’的实践。”
夜深了,人群渐渐散去,而槐新街道办事处的灯光依然亮着。工作人员正在统计当晚募得的款项,规划着下一步的慈善项目——资助贫困学生、修缮老年活动中心、为残疾人家庭安装无障碍设施……
千年古槐树下,善意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滋润着这片古老而温暖的土地。2025年慈善募捐又一次破百万,槐新人用他们的故事印证:慈善不是遥远的壮举,而是邻里的相携、平凡的坚持,是千年人文精神在当下的生动回响。
【先进乡镇经验】
槐新街道“乡村振兴 豫善同行”和久久公益节”募捐再次破百万经验做法
2025年槐新街道“乡村振兴 豫善同行”和“久久公益节”募捐再次破百万。此次活动的成功,得益于街道精准谋划、多元发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慈善工作经验,具体做法如下:
一、高位推动强部署,压实责任聚合力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99公益日”募捐工作作为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构建“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社区干部全员抓”的工作体系。活动启动前,先后组织召开4次专题动员会议,明确募捐目标、任务分工及时间节点,由班子成员分片包联,定期下沉社区督导进度。募捐启动当天,街道主要领导带头现场捐款,班子成员、机关干部、社区干部积极参与,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示范效应。同时,建立“每日调度”机制,每日汇总各社区募捐数据,推动募捐工作“主动作为”。
二、文艺预热造氛围,慈善理念入人心
为打破传统募捐“单向号召”模式,街道创新以“文艺+慈善”为载体,提前2周启动预热活动,策划“乡村振兴·豫善同行”主题文艺巡演。组建由街道文联组成的志愿演出队,围绕慈善故事、乡村振兴成果编排歌舞、小品、朗诵等10余个节目,先后在火车站和新新、新城、槐庙等7个社区开展8场巡演,在演出过程中,穿插“慈善文艺节目”,累计吸引3200余名居民现场观看。同时,在演出现场发放宣传页,引导居民扫码了解募捐项目,实现“文化惠民”与“慈善宣传”的双向融合,让慈善理念走进街巷、深入人心。
三、多维宣传扩影响,透明公开增信任
为扩大募捐活动覆盖面,街道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下方面,街道分包社区班子成员、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宣传小队,深入辖区300余家企业、商铺、居民小区,发放募捐宣传页6000余份;线上方面,依托街道美篇、10个社区居民群、党员群,每日推送募捐倡议书、项目进展及爱心典型事迹,覆盖群众2.1万余人次。同时为增强募捐工作公信力,街道坚持“阳光募捐”,每日在各社区群公示捐款明细。明确资金将用于辖区和美家乡建设等项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有效消除居民顾虑,提升参与积极性。
四、分类动员激活力,典型带动掀热潮
针对不同群体特点,街道实施“精准动员”策略,推动募捐活动全面升温。一是聚焦企业商户,主动走访辖区300余家企业、1000余家商户,通过“一对一走访”“座谈会”等形式,讲解募捐意义,吸引企业、商户参与捐款;二是紧盯社区居民,发动40余名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号召居民完成捐款;三是突出党员骨干,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发起倡议,1000余名党员主动捐款并带动亲属参与,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进”的良好局面。同时,街道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一方面,对上一年度募捐工作突出的社区进行表彰,分别给予3万元、1万元、5000元资金奖励;另一方面,挖掘宣传爱心企业家陈朝阳等慈善典型,通过群内分享事迹传播其善举,带动更多人参与。
此次“乡村振兴 豫善同行”和“久久公益节”募捐活动的成功再次破百万,不仅为槐新街道慈善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更凝聚起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下一步,槐新街道将持续完善慈善工作机制,优化宣传动员方式,推动慈善事业常态化、规范化发展,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温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