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2025-07-24 16:19
来源:本站
7月24日,市慈善联合总会举办2025年度社区慈善工作培训会。市慈善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乔文祥等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慈善会负责人及238个社区负责人等300余人齐聚一堂,交流社区慈善工作经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做法,部署推进我市社区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社区慈善工作注入新动能。
陈智宇副会长首先分享南通、无锡考察成果时指出:“社区慈善是以特定社区为单位,多元主体参与,实现‘本地问题本地解决’的慈善形态,核心在于‘取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贾海修副会长系统阐释“五社联动”机制与社区基金建设运作要点,强调多元协同对基层治理的关键作用。敬志印副会长传达了省慈善联合总会召开2025年推进数字慈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精神,明确了2025年工作思路,指导社区依托和美家园、扶弱济困等四大项目发起“一起捐”,为基层慈善实践提供精准路径。
实践赋能,基层探索展现新活力,会上,洛龙区天元社区王蕊、涧西区徐家营街道三元社区张华伟、西工区洛北街道香榭里社区赵喆、伊滨区提庄社区智宏景、偃师区槐新街道张艳利这5位社区书记分享的鲜活案例引发共鸣。洛龙区天元社区,探索“商业反哺公益”。创新“青咖书吧”打造“公益+商业”模式,“幸福小站”自动售货机每笔消费注入5分钱公益金,全年开展夜校课程90余场;为86名老人配智能手环,联动社工机构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惠及102名高龄老人。涧西区三元社区,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建难题,以“党员干部带头+分组动员”募集善款12.8万元,完成260米排污管道改造。坚持“善款反哺社区”,精准投向道路硬化、共享菜园等民生工程,实现“小慈善”撬动“大治理”。西工区香榭里社区,创新“资源循环”模式。设立闲置物品捐赠点,企业消毒加工后盈利反哺居民;打造“好人长廊”“公益市集”,联合企业为志愿者提供免费体检,构建“捐赠-回收-服务”三方共赢生态。伊滨区提庄社区, 聚焦“一老一小一困”,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年节为65岁以上老人、低保户送粮油;开设面点、电商等技能培训班,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助就业;发动居民众筹13万元建凉亭长廊,刻匾公示善举,强化社区凝聚力。偃师区槐新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文艺演出传播慈善理念,年办活动56场惠及376人;形成“善款惠民生→信任增强→参与踊跃”治理闭环,企业捐赠获“爱心牌匾”,激发“先富带后富”的可持续动力。
乔文祥在主持时指出,社区慈善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慈善在基层社区层面的实践和体现。它以社区为载体,将慈善资源和慈善服务直接对接到社区居民,能够更精准地满足社区内困难群体的需求,如为贫困家庭提供生活救助、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等,是慈善事业在基层的“毛细血管”,对于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乔文祥强调,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慈善组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慈善事业。鼓励和支持社区内成立各类慈善组织,如社区基金会、社区慈善基金、社区志愿者组织等。希望通过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吸引居民和社会各界的捐赠,社区慈善需从“输血”转向“造血”,为社区慈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可持续模式。希望各县区慈善会抓好社区慈善试点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社区慈善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提升社区慈善的整体水平。
与会人员认为,这次培训是一次社区慈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熟悉了社区慈善基金项目运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慈善资源的筹集、管理和分配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对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在资源整合和资金管理方面的能力帮助很大。表示要学以致用,把社区慈善工作做好做扎实,为社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