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2024-10-12 15:44
来源:本站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以“崇德向善、依法兴善”为主题,于6月参与了全省2024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9月参与了“99公益节”暨“第二届中华慈善数字公益节”活动。在市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市慈善工作专班”)的组织领导和市民政局指导支持下,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和慈善会系统共同努力,两场活动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取得的成效
全市联动分别于6月26日至7月2日、9月1至9日参与的两场网络募捐活动,实现总筹款9789.08万元,比去年两个活动总筹款8982.10万元增长806.98万元。其中:线上筹款7187.83万元,线下企业捐款2601.25万元。参与总人数47.02万人次。总筹款较多的县区是栾川县3820.68万元、嵩县1477.44万元、偃师区844.3万元。
在6月26日至7月2日的“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中,我市总筹款4177.98万元,参与人次24.73万。其中,线上总筹款3192.51万元(线上公众筹款1337.51万元,线上企业配捐1855万元),线下企业配捐985.47万元。线上总筹款位居全省省辖市第6名。全市15个县区中,栾川县总筹款1922.62万元,为县区第1名,与汝阳县、洛宁县、偃师区、嵩县位居县区总筹款前5名。洛宁县线上筹款223.47万元,为县区线上筹款第1名。洛宁县、新安县、伊川县参与人次位居前3名。市直共有69个单位参与,其中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机关、市纪委监委等11个单位捐款总额在万元以上。洛宁县慈善协会、河南省老君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助项目(基金)分别被评为省先进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品牌慈善项目。
在9月1至9日的“99公益节”暨“第二届中华慈善数字公益节”活动中,我市总筹款5611.1万元,其中:线上总筹款3995.32万元(线上公众筹款1304.55万、腾讯配捐111.05、企业配捐2557.4万元),参与人次22.29万,位居河南省辖市第一。线下企业捐款1615.78万元。“第二届中华慈善数字公益节”活动线上捐款22.32万元。全市筹款较多县区依次是:栾川县筹款总额1898.06万元、嵩县筹款总额1285.18万元、偃师区筹款总额651.52万元、涧西区筹款总额226.6万元。偃师区山化镇、顾县镇、槐新街道募捐总额先后突破百万元,成为我市唯一一个城市区出现3个公众筹款超百万元乡镇(街道),市慈善联合总会三次向偃师区委、区政府发出贺信。
二、活动主要特点做法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动员规格高。为推进“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顺利开展,6月14日,市慈善工作专班召开参与2024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筹备工作促进会,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慈善工作专班组长杨骁出席会议并作动员部署讲话,要求把本次活动作为促进乡村振兴、共建村社幸福家园、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去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凌同志审定活动启动会议方案,并通过微信指导重点工作。6月26日上午,我市召开参与2024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市县联合启动视频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出席启动会议并发表讲话,在郑参加省委常委会议的江凌同志带头网上捐款,在洛市级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驻洛央、省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现场扫码捐款4.1万元,伊电控股、栾川钼业、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市公司、国药洛阳控股等16家企业和单位现场举牌捐款1058万元,全市当日企业认捐5612万元。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99公益日”暨“第二届中华慈善数字公益节”活动,9月5日,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参与2024年“久久公益节”活动动员会议,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玉杰出席并讲话,要求丰富参与方式、创新活动形式、确保守牢底线,紧扣群众需求谋划推进项目,围绕助群众救急难、助老、助残、助学、助医和突发重大灾难疫情应急救助等紧迫问题,因需设立项目,加强全程资金监管,确保项目执行及时有效、慈善效益充分彰显。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我市开展网络募捐活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省慈善联合总会撰文《慈善看河南 河南看洛阳》在河南日报进行宣传报道,充分肯定我市高规格组织能力和水平。
(二)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内容丰富多彩。为贯彻江凌书记关于创新互联网时代慈善思维、创新善款筹集动员组织方式等指示精神,市慈善联合总会分别召开机关、县区慈善会长等座谈会,广泛征求“金点子”,精心谋划创新举措。与内蒙古伊利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该集团捐赠价值50余万元的伊利产品7000箱,助力我市“99公益日”活动。在活动当日,全市100个村社同步启动100个慈善募捐点,现场设置捐款二维码、募捐箱、激励抽奖箱,扫码参与捐款的爱心人士捐款不低于1元钱均有机会获得配捐,并可参加伊利集团提供的双重激励体验。同时,联合洛阳孟都慈善公益基金举办“小小一盒奶 助力公益行”伊利学生奶“99公益日”专场活动,通过慈善文艺演出、入场抽奖、捐款抽奖激励等活动,吸引爱心人士踊跃捐款。9月5日“中华慈善日”和新修改的慈善法施行当日,市慈善联合总会在宝龙城市广场北广场慈善募捐点召开“99公益日”活动启动仪式,以“慈善+文艺”形式助力“99公益日”活动,杜康集团、洛阳国苑投资控股集团、嵩县山金矿业、洛阳凯安运输公司、伊利集团、洛阳云峰灿瑞置业等6家爱心企业现场举牌认捐2626.28万元。偃师区槐新街道以“乡村振兴慈善同行”为主题,联合区音乐舞蹈家协会,在所辖7个社区开展“偃”艺夜八点巡演活动,其他各乡镇结合“99公益日”活动启动仪式,共举办慈善文艺晚会16场次、慈善篮球友谊赛10场次,为“99公益日”活动烘托了气氛、吸引了人气。
(三)立足平台建设,设立专项慈善基金。把搭建慈善公益基金平台作为“99公益日”活动重点进行安排部署,制定《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慈善基金设立指南》,推广洛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助基金”、洛阳市公安局“爱警助警慈善救助基金”等成功案例,鼓励倡导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行业、社会团体或个人(家庭),通过基金设立人捐赠、定向募捐、公开募捐等形式,与市慈善联合总会设立“专项基金”“冠名基金”“小额基金”。“99公益日”前夕,市慈善联合总会分组对拟建基金的相关企业、高校、医院、机关单位逐一进行走访动员,同时召开慈善基金项目单位及工作人员培训座谈会,邀请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陈路介绍基金运营发展经验。2024年以来新签订协议、设立基金22个。截至目前,在市慈善联合总会工作平台上共设立慈善基金50个。洛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助基金基金救助范围涵盖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先天性心脏病、尿道下裂等31个救助病种,募集款项616.44万元,受益患者483人,救治金额达520.8万元,荣获省慈善联合总会2023—2024年度品牌慈善项目。
(四)层层培训指导,提高参与技能。针对今年两场活动创新内容多、规则变化大的实际情况,市慈善联合总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分工负责落实,网络募捐部牵头研究新规则,开展规则及操作技能培训;宣传部门牵头召集网红达人召开座谈会,以会代训引导网红达人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直播慈善项目,开展网络募捐;财务部牵头针对伊利集团的募捐激励活动制定方案,对参与的100个村社捐款激励流程进行培训演练,对企业开展的专项基金专场募捐活动进行演练指导。今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99公益日”两场活动共组织培训30多场次,其中,深入嵩县、洛宁县、新安县、栾川县、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单位开展10多场网络募捐专题培训会;各县区慈善会同步开展网络募捐专题培训会达20余场,极大地促进了网络募捐活动的开展。
(五)着力拓展宣传渠道,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市慈善联合总会组织充分利用战略合作单位洛阳日报、洛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传播优势,开设《乡村振兴豫善同行》《庆祝第九个中华慈善日 崇德向善 依法兴善》等栏目,通过日报、晚报、广播、电视、微博、公众号、视频号、信息等平台联动,多维发声、同频共振,并以“答媒体记者问”和电台直播专访等形式,宣传新修改的《慈善法》,解读阐释活动规则和激励措施,共推送各类报道294篇(次),其中在“学习强国”平台同步推送相关新闻报道20余篇(次)。为在基层村社营造有温度、接地气的宣传氛围,市慈善联合总会在洛阳电视塔、商圈大屏、地铁广告位、出租车顶灯等位置发布慈善公益广告,统一制作下发“崇德向善依法行善”横幅标语、“十年如一日 久久做好事”易拉宝海报,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在募集点做到“七个有”:有志愿者队伍、有横幅标语、有宣传册页、有文艺演出、有募捐服务台、有捐款二维码、有慈善光荣榜,并组织网红主播录制《慈善法》音频、“99公益日 一块做好事”抖音。栾川县、偃师区等利用环卫洒水车、公交车车身张贴横幅标语、出动流动宣传车巡回宣传。西工区唐宫路街道光华路社区组织外卖员宣传慈善,在外卖箱上张贴“99公益日”活动宣传页。涧西区重庆路街道二社区工作人员为捐款市民开具“纪念收据”,并送上手工制作的扭扭棒“小红花”和“团扇奶奶”画的牡丹团扇。在河南省“99公益日”启动仪式上播放的电视片《慈善为民润中原》中,集中展示了洛宁县孙洞村道路整修和安装太阳能路灯项目、栾川县赤土店镇老年助餐项目、孟津区姚凹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和邻里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改造项目、洛龙区天元社区幸福小站公益慈善项目、汝阳县柏树乡漫流村居家助老服务点项目。组建总会机关舆情监管专班,在“乡村振兴豫善同行”“99公益日”活动期间舆情应对平稳有力,未发生网上负面炒作舆情事件。
(六)坚持项目化主导,精准实施“幸福家园”村社项目。为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公益事业建设重要作用,市慈善联合总会在2023年全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百村示范行动的基础上,2024年持续开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百村示范推广行动,旨在以项目化为主导,以村社为单位设立项目互助基金,精准实施村社居民迫切需求的急难愁盼项目。市慈善联合总会制定了《2024年洛阳市开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百村示范推广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百村示范推广行动推进会,通过“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筹款400.86万元,通过“99公益日”暨“第二届中华慈善数字公益节”活动筹款423.26万元,合计筹款金额824.12万元。5月9日至10日,由省慈善联合总会组织的“中央省市媒体中原慈善行”主题采访团,对孟津区朝阳镇姚凹社区、洛龙区开元路街道天元社区、汝阳县内埠镇罗洼村和柏树乡漫流村“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进行了集中采访。7月15日至16日,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慈善联合总会邓永俭率省慈善联合总会调研组,分别到栾川县庙子镇黄石砭村、赤土店镇调研“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助老服务项目,到洛宁县涧口乡鳔池村、景阳镇孙洞村调研养老助餐项目,到栾川县耕莘街道上河南社区调研天然气入户项目,到洛宁县涧口乡上陶峪村、砚凹村调研道路提升改造和党群服务中心提升等项目,并走访慰问部分爱心企业,充分肯定洛阳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项目扎实有效,慈善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步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短板
我市的慈善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因受制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全社会慈善意识不强等诸多因素影响,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思想不够解放,创新举措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研究不到位,对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认识不足,习惯于依赖行政力量推动,缺乏市场化条件下慈善事业改革创新的魄力担当,借鉴先行地区行之有效的经验、积极探索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务实管用的办法不多,工作思路和措施不具体。
(二)缺乏“精准慈善”理念,慈善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重集中式的大型募捐活动,轻细水长流的日常工作;重募捐数额和参与人数,轻慈善项目及时有效执行;重一味追求慈善项目数量,轻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个别县区“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项目立项不精准,社会层面募捐引导动员效果差,村社居民认同度支持率不高、筹款积极性不高。2024年参与“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示范推广项目的566个村社,筹款10万元及以上的村社仅有18个,占比3.2%;筹款1万元至10万元的村社有91个,占比约16.1%;筹款1万元以下的村社有443个,占比约78.3%;甚至零筹款的村社还有14个,占比约2.5%,与计划筹款数额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基层基础薄弱,慈善工作队伍力量不强。慈善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现象,市、县区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联动机制不健全、职能作用发挥参差不齐,慈善组织人员力量和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县区慈善会工作人员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慈善组织不健全,村(社区)慈善服务站、志愿服务和社工机构应建未建问题突出,全市慈善系统网格化工作格局和全民慈善的社会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政治站位,建强工作队伍。把2025年确立为“慈善工作规范提升年”,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讲话论述,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市总会机关理论学习制度,争做慈善领域的行家里手。逐项逐条学习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特别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中新增加的、新修改的条款,在全市慈善系统举办《慈善法》等慈善法规知识竞赛,严格在法治框架内开展工作。市政府已以洛政〔2024〕23号文件印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逐项逐条严格落实到位。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凌同志关于“在今天的环境下,面对社会的善款筹集,要有新思维、新的动员组织方式,不能按照老套路来搞”的指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度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把慈善募捐方式方法创新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践路径,在媒体开辟“慈善会长谈慈善”栏目,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政策。指导各县区开展“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活动,重点建强慈善会领导班子、建立慈善志愿者队伍、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慈善工作站机构等,推动全市慈善组织领导班子强起来、慈善队伍强起来、慈善工作强起来。
(二)提高项目有效执行,凸显惠民利民成效。针对项目执行资料不完善、项目进展公示不及时、项目执行过程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聚焦全市参与2024年“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示范推广项目的566个村社项目落地,把项目执行成果成效作为推进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取信于民的重要检验标准。要突出“精准慈善”理念,加大“幸福家园”项目“公益宝”平台系统升级后的业务培训,指导村(社区)在“公益宝”平台上调整政策、上线项目,严格按照“六有”建设标准,分类推进“关爱困难群体”“生态环境保护”“村社文化”“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村社项目,已经实施到位的,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正在推进实施的,明确责任,跟踪问效,限期竣工;尚未开工的,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查找原因,逐一分类解决。按照《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联动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修订版)》要求,把栾川县、洛宁县、汝阳县、嵩县四个入选第二批“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联动示范县创建单位作为项目执行重点关注对象,突出“联动发展”主题,在联合筹募、项目管理、人才培育、慈善数字发展等业务联动执行方面主动探索有益经验,为全市“幸福家园”项目积累经验、建立样本。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慈善组织要对项目进度、项目资金使用、项目质量、项目风险进行全面把控,定期反馈公示项目信息,分阶段上报项目进展进度,按制度办事、按预算执行、按要求披露信息,确保善款善用、阳光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群众对善款使用情况明明白白,经得起检验。
(三)强化优质慈善项目宣传,着力培育洛阳特色慈善品牌。为进一步凸显慈善事业发展的成果成效,用可感知、可信服的数据、事例取信于民,要重点围绕慈善项目实施、慈善公益基金、慈善榜样等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标杆式样板,结合今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99公益日”活动反馈激励机制,选树一批示范县(区)、乡镇(街道)和示范优秀村(社区),认真总结、深度挖掘我市慈善工作特色亮点经验,建立慈善优质项目案例库,组织合作媒体单位通过融媒体矩阵全方位多渠道进行深度采访报道,联手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有广泛影响力的慈善工作品牌,培育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软实力。加快慈善公园建设,丰富展示内容,提升特色品位,让市民现场零距离感知慈善、体验慈善、知晓慈善,进而支持慈善、参与慈善;推进慈善文化进社区,大力宣传洛阳特色慈善文化品牌,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
(四)大力发展慈善公益基金,不断提升善款筹募和救助帮扶能力。把发展慈善公益基金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突破口着力点,借鉴湖北省黄梅县、浙江省温州市等先行地区慈善公益基金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充实完善《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慈善基金设立指南》,把企业捐款和慈善项目捆绑起来,广泛动员更多的爱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找准项目合作的关注点和业务增长的结合点,通过设立冠名慈善基金,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慈善”双赢模式,集中力量建立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优质慈善基金群。加强对现有50个基金项目的持续跟踪管理,通过常态化公益慈善募捐活动,不断注入可持续发展资金流,做大做强更多有影响力的优质基金,特别是围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项目,引导鼓励对口帮扶单位、成功乡贤、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建立“村社互助基金”,及时有效扶持助老助餐、助学助教、救急难等“小而精”“小而美”项目。
(五)依法依规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及时有效执行。为提升慈善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长时间在账上滞留问题,市慈善联合总会要进一步简化财务运转手续,督促各县区慈善会及时申请项目资金,根据项目用途第一时间拨付到位,决不能让资金长期趴在账上。市慈善联合总会监事会严格落实慈善资金监管要求,把项目资金规范使用作为日常监管工作重点,责成各县区慈善会建立项目资金使用明细台账,做到公开透明、有据可查。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项审计,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要立查立纠,绝不姑息。要严格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确需改变的,要履行法定程序;对工程类、物资采购类项目要按照规定程序招标、询价,严防发生工程质量缩水、物资采购价格虚高等问题,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附件:1. 2024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暨“99公益日”活动数据一览表
2. 2024年参与“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数据一览表
3. 2024年参与“99公益日”活动数据一览表
附件1
附件2
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