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2025-08-13 10:13
来源:本站
按:洛阳是一座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的千年古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载体。慈善自古传承至今已融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里,中国人骨子里从不缺善意。近期,我们从古文典籍里挖掘整理了洛阳历史上的慈善名人的慈善故事,不定期在总会网站“洛阳历史上的慈善名人”栏目予以刊发。也请读者朋友给我们提供和撰写洛阳慈善名人故事在洛阳慈善网站刊用,共同为宣传慈善人物、讲好慈善故事、弘扬慈善文化奉献文字力量。
四千多年前,河洛大地洪水滔天,龙门山以南尽成泽国,百姓苦不堪言。就在这危难时刻,大禹挺身而出,带领民众开始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治水壮举。他摒弃了父亲鲧“堵水”的旧法,开创性地采用“疏川导滞”的新策。最令人惊叹的是,他率众劈开龙门山,硬是在巍峨的山脉中开凿出一条水道,让受阻的伊水得以穿山而过,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伊阙”奇观,也就是现在洛阳龙门石窟所在的地方。这场人与自然的伟大较量,最终迫使肆虐的洪水乖乖汇入黄河,还百姓以安居乐业的家园。
治水的十三年间,大禹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第一次经过家门时,正值妻子分娩,屋内传来新生儿的啼哭声,他却强忍思念继续赶路;第二次经过时,看到幼子在妻子怀中向他招手,他只在远处挥手致意;第三次经过时,儿子已经十岁了,跑过来要拉他回家,他摸着孩子的头说:“洪水未平,爹爹还不能回家。”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连孔子都赞叹不已,称其“吾无间然矣”——完美得无可挑剔。
治水成功后,大禹在涂山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夏朝。为了彰显天下一统,他做了一件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大事——铸造九鼎。这九鼎分别代表九州,其中豫州鼎居于中央,象征着王权的至高无上。鼎上镌刻着各州的山川物产、珍禽异兽,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地理百科全书”。从此,“问鼎中原”成为争夺天下的代名词,而“鼎迁于夏商”的记载,则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了王朝文明的新纪元。
今天,当我们站在洛阳伊河畔,仰望龙门双峰对峙的壮丽景观,仿佛还能听到四千年前开山凿石的铿锵之声;当我们参观二里头遗址,看到那些精心规划的城市布局,更能体会到夏王朝“尽力乎沟洫”的治国智慧。大禹用他的神斧不仅劈开了龙门山峦,更劈开了华夏文明的第一道曙光,为后世留下了治水安邦的不朽传奇。